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考试资讯
常见问题
网课报名


我的位置:广州学历招考网 > 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华生、冯特、维果茨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华生、冯特、维果茨基

发布时间:2020-12-18 14:13:28     人感兴趣

 

 

华生
 
 
 
 

【人物简介】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其所开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曾号称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统治心理学达半个世纪之久。

 

【主要著作】《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由于行为主义抛弃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意识,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不研究脑的内部活动,因而被讥讽为“无脑的心理学”。

2.环境决定论

华生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这种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一是极力否认遗传的作用;二是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华生从行为主义的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他闻名于世的一个论断:“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教育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

 
 
 
 

 

冯特
 
 
 
 

【人物简介】冯特,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人,构造主义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

【主要理论】

1.心理学之父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这被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这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也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

2.冯特与构造主义学派

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并由其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维果茨基
 
 
 
 

【人物简介】维果茨基,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与皮亚杰是同时期人物。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著作】《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主要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运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所谓高级心理机能是以“语言”为中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个体只有在掌握了人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别化。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维果茨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人们平时所讲的“潜能”。这样在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可以通过教学或者别人的帮助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3)学习的最佳期限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4.“内化”学说

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进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5.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1)支架式教学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所谓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要给予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教育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接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

(2)教学实践改革

根据维果斯基的认知观,在教学实践上已出现三项改革活动:交互式教学、合作型教学和建设学习者班级社区。

 
 
 
 
 
 

【教育名言】

1.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水平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接受教学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

2.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获取更多教资相关资讯及复习资料敬请关注“广州教师资格证咨询”



文章标签: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马斯洛、罗杰斯

下一篇: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五)
客服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13316205066 在线咨询 QQ咨询